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自2018年以来,重庆市应急救援队伍已累计抢险救援5100余次、出动13万人次,搜救、转移疏散被困遇险人员22万人。2022年、2024年全市两度遭遇夏秋季节极端高温干旱和森林火灾,市区两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积极救援;队伍参与的陕西酒奠梁隧道坍塌事故救援入选2021年全国十大典型应急救援案例;先后参与广西梧州坠机搜救、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今年队伍303人奔赴广西桂林和湖南岳阳支援抗洪抢险任务,营救转移18人、排水排涝1500余万立方米……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重庆应急救援队伍在一次次地赴汤蹈火、逆行出征中淬炼成钢。
近年来,重庆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全灾种、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创新构建“1366”应急管理体系,突出“统”“防”“救”三条主线,持续深化六大体系、六大能力建设。在“救”方面,完善构建市、区县、乡镇三级队伍体系,初步形成“乡镇先期处置、区县常态应对、市级专业攻坚、国家重点支撑”梯次救援力量,在各类灾害事故应对处置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机构改革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唯有建强建实救援队伍,才能在急难险重时刻,让党委和政府的指令能够落实到抢险救援一线,让受困群众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援。”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为此,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立足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特点,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坚持统筹协调、一体规划,全力发展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完善建立起“1+13+42+N”队伍体系,初步实现力量体系全覆盖、值守备勤全时段、救援处置全灾种、综合服务全方位。
2022年6月8日,对于重庆应急救援队伍来说,是个重要日子。由重庆市应急管理局直接领导的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重庆市专业应急救援总队正式挂牌成立。重庆整合4支煤矿队伍合并组建了市专业救援总队,配备各型装备1.8万台套,能够综合遂行矿山事故、森林火灾、地震地灾、洪旱灾害等救援任务。
同时,接收市航空护林站组建重庆市航空应急救援总队,年租用直升机6架,建成集“有人机+无人机”多机型融合,森林扑火、事故灾害救援、侦查测绘多领域发展的新质救援力量。
专业之事,需专业之人。重庆建强专业“攻坚”队伍,与中石化川维化工等具有抢险救援实力的大型国企以政企联建方式,培育发展涵盖危化、矿山、工程抢险等8个行业的13支专业救援队伍,广泛深入开展队伍联建、专业联训,推动完善重点行业应急力量布局。
路要一步步走,事要一件件做。坚持“总体谋划、以上率下、分级推动”,重庆在全国率先组建应急管理部门直管、直调的区县和镇街救援队伍。印发《重庆市专业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按照区县50人、乡镇(街道)20人的标准,全覆盖组建由应急管理部门直接管理指挥的42支区县队伍、1031支镇街队伍,平时分片训练、灾前前置驻防、临灾统一调配,基层平均应急响应时间由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建立提供社会化应急救援服务的应急救援队伍。对此,重庆下好“先手棋”,提早布局,建设了N支社会应急力量“辅助”队伍。
“专业救援力量在技术和经验上具备深厚的积累,而社会应急力量则在灵活性和覆盖面上有独特优势,双方合作可以优势互补,最大效率提高减灾救灾效果。”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重庆在册社会力量有44支、3900余人,涵盖洞穴通信、丛林搜救、山地救援等专业。
同时,重庆将中央在渝企业应急救援力量纳入队伍体系,进一步为应急救援提供辅助支撑,形成专业救援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相互融合、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此外,重庆积极争取国家消防救援局重庆机动队伍正式入驻,进一步补齐了全市救援队伍体系版图。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气象灾害多发,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天气特征情况,导致自然灾害特点显著。
重庆巫峡巫山段,箭穿洞危岩位于神女峰脚下。箭穿洞危岩体积达36万方,若发生垮塌,后果不堪设想。为保障长江黄金水道航行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庆在巫山常态设置运行一线指挥部,前置工程抢险、水上救援、专业支撑等力量,与气象、规划自然资源、海事等部门建立信息联动机制,针对性做好危岩地灾“一点一策”方案,常态开展航道巡航,例行组织演练出动,综合遂行抢险救援任务,最大限度保障过往船只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巫山常态设置运行一线指挥部,只是重庆将区域布局与重点前置结合的一个缩影。
基于重庆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天气特征情况的特殊,坚韧顽强、智慧创新的重庆人,立足防范应对灾害事故,坚持力量前置与快速响应结合,平时巡查与战时攻坚结合,应急救援与综合服务结合,构建了“水陆空天”一体化保障模式。
——水上救援连线,以水上救援重庆长航队渝中基地为中心,辐射主城区域水域救援任务;联动市交通运输委港航海事力量,在各主要干支流域建成水上救援体系。
——地面救援划片,划分渝东南、渝东北、渝西、主城4个区域,以市专业救援总队北碚基地为中心,分万州、黔江、永川3个方向实行基地化驻防,配合安能队、川维队、中交建队4个基地支撑,形成“1中心3基地4支撑”运行体系,能够综合担负区域救援任务统筹、救援物资储备、专业队伍训练等工作。
——航空救援织网,打造渝北龙兴市级航空应急中心,建设万州、黔江和潼南3个区域中心,依托学校操场、城市广场、医院布局N个起降点,形成“1+3+N”航空应急救援网络,主要执行森林灭火任务,配合开展空中侦查、紧急输送、航空救援等任务。初步形成市域内1小时、成渝地区2小时航空救援圈,基本实现“下达救援指令30分钟起飞、1小时抵达”航空保障能力。
——通信保障“链路”,组建“1+3+41”通信保障队伍,构建370Mhz窄带通信专网、公众移动通信网和卫星网三网融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为555个灾害易发乡镇配发卫星通信终端,夯实断电、断网、断路“三断”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基础。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应急救援队伍不仅要建起来、用起来,更重要的是关键时候能否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
“这是今年重庆首个红色预警,预计水位接近2020年特大洪水的数值!”今年6月28日上午,重庆市水文监测总站发布洪水红色预警,预计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濯河坝站未来24小时将出现建站以来最高洪水位,超过保证水位(411.90米)接近4米。黔江区濯水镇党委副书记邱朝毅表示:“一接到预警,我们就及时响应,按照预案提前转移了群众,无一人伤亡。”
不仅如此,今年汛期,重庆遭遇2008年以来最强特大暴雨,全市上下成功应对18次强降水过程,紧急避险转移10.7万人、同比上升53.9%,紧急转移安置4.5万人,未溃决一坝一堤、未发生群死群伤事件。
无独有偶,今夏重庆出现长达42天的特重高温天气,打破了自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纪录,气温显著偏高、高温日数显著偏多、降水显著偏少。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全市共发生5起小规模火灾,且4起森林火灾在24小时内得到一定效果控制,无重大设施损毁和人员受伤或死亡,森林防火处于可控、平稳态势。
——这背后是全市应急救援队伍时刻准备出战,在全国率先出台《重庆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分项制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4类、60个专项预案,同时立足“全灾种、大安全”综合救援需要,强化实战化演练,在实战中摔打磨炼队伍,做到闻令而动;是以案为鉴研战,不断总结过往森林扑火、防汛、危化等灾害事故救援案例,开展典型案例复盘、桌面推演,实现“打一仗、进一步”;是秣马厉兵备战,加强技能培训,同时以赛促训、以赛促练,组织首届“巴渝工匠杯”应急救援技能竞赛,在竞技中提升专业技能;是全域机动应战,坚持抢险救援行政指挥与技术指挥分离,在队伍中选拔培训技术指挥官,大胆赋予现场救援技术指挥权;是全力服务保战,建立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年度预算、预拨制度,预算年度资金5000万元并提前下达区县,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创新探索七级储备体系,建立川渝救灾物资应急联动协作和“点对点”支持帮扶灾后恢复重建机制,与重庆市红十字会建立社会应急资源合作共建机制,稳步推进巨灾保险,确保救灾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
全市各支应急救援队伍从始至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履行自身职责,不断推进应急救援能力向前迈进。
今年7月25日,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司法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国内首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政府规章——《重庆市三峡库区危岩地灾应急救援办法》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
《重庆市三峡库区危岩地灾应急救援办法》是重庆小切口立法制定的尝试,从制度机制入手,规范队伍建设。
“我们从制度、训练、保障、纪律多重维度入手,推进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发展,着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纪律严明、技术非常精湛的应急救援铁军。”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重庆从顶层设计发力,对接国家总体要求,制定重庆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提出区域中心、航空网络建设规划,明确各级队伍建设目标要求,以具体的指标约束和制度规划保障应急救援力量发展。
奖惩激励,管理为要。重庆每年还通过全市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明确队伍建设要求、考核目标。制定标准规范,严把市级队伍认定关口,出台区县专业应急队伍正规化建设指南,规范队伍训练、生活、执勤、救援四个秩序。
要想“马儿跑得快”,得让“马儿有草吃”。重庆积极地推进市自然灾害能力提升工程,新增采购3大类1.8万余台(套)应急救援装备,大幅度提高侦查监测、指挥控制、机动作战等能力。积极回应基层队伍急难愁盼问题,出台了抢险救援费用补偿标准,建立队伍参与救援处置工作考核机制,下发区县、镇街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指导目录,在全市建立抢险救援车辆免费通行制度,全覆盖建立应急救援队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同时机制化明确“训”的要求,制定应急救援队伍训练与考核大纲和行业队伍训练标准,实现训练计划上报、审核执行、定期考评闭环运行。
通过高标准“建”、高质量“用”、高效率“干”、高水平“管”,重庆“专常群”队伍结构更合理,综合保障更有力,体制机制法制持续健全,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得到不断强化,与现代化新重庆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迈上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壮阔征途,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负责这个的人说:“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坚决扛起新使命、担当新任务、实现新作为,在‘统、防、救’上下更大功夫,切实做到“护江河安澜、保国泰民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